新型城镇化有新动作,哪些地方将迎来新机遇
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再升级:落户限制进一步放宽

近日,国务院发布《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标志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计划》明确提出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和现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动等重大举措,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绘制了蓝图。
《计划》特别强调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这不仅重申了过去几年户籍松绑的政策方向,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户籍改革的具体目标。尽管中小城市落户门槛已基本取消,成都、东莞、合肥等大城市也已放宽户籍迁移限制,但《计划》再次强调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预示着未来落户门槛将趋于零门槛。
户籍门槛一直是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因素。由于城市公共服务配套严格依据户籍人口设定,许多实际已成为城市常住人口的农村转移人口并未获得应有的市民待遇。这种情况不仅降低了城镇化的质量,也不利于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因此,《计划》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具有深远意义。
截至2023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16%,《计划》提出未来几年目标接近70%。然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8.3%,这意味着还有2亿多人虽然常住城市,但未享受市民待遇。《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缩小这一差距,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此次《计划》的发布,不仅为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各区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