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奇迹”:芝加哥小子和新自由主义的兴衰
智利经济的转型:芝加哥小子如何改变一个国家?

近日,一份关于智利经济转型的历史研究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1955年,美国国务院启动了“智利计划”,旨在通过在芝加哥大学培训智利经济学家,推广自由市场原则。这些年轻的学子,被称为“芝加哥小子”,在返回智利后积极参与到拉美的思想争斗中,与主张国有化和经济计划的左翼经济学家展开激烈辩论。
尽管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芝加哥小子对智利政策制定的影响微乎其微,但他们坚持不懈地在学术界深耕,撰写专栏文章和学术论文,为大银行和大企业提供咨询。1973年9月11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将军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社会党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为芝加哥小子提供了实践米尔顿·弗里德曼理论的机会。
在接下来的17年间,芝加哥小子实施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包括解除价格和利率管制、降低关税、私有化国有企业、推行教育补助券制度和创建个人储蓄养老金账户。他们还放松了对企业和银行的监管,吸引了外国投资者,并增强了法治。尽管期间经历了混乱和1982年的货币危机,但到1990年民主制度恢复时,智利已经转变为一个现代资本主义经济。
这份报告不仅揭示了智利经济转型的过程,也引发了对市场化改革效果的深入思考。智利的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经济改革中需谨慎应对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