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内容

侠隐李政道:“何用浮名绊此身”

admin8个月前 (08-11)社会74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从上海弄堂到诺贝尔奖

侠隐李政道:“何用浮名绊此身”

李政道,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物理学界无疑是一个传奇。近日,南方周末记者杜寒三及其团队深入挖掘了这位杰出科学家的生平故事,揭示了他从童年时期的艰难困苦到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非凡历程。

李政道1926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李骏康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对子女的教育极为重视。然而,淞沪会战的爆发打断了李政道的学业,全家被迫迁入英租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李政道逃离上海,前往大后方求学。在赣州,他经历了极度的贫困和饥饿,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政道的学习之路并不顺利,小学只读了两年,中学时期也因战乱而断断续续。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他的求知欲望。1943年,他成功考入浙江大学电机系,并最终转入物理系,开始了他在物理学领域的辉煌旅程。

1957年,31岁的李政道与妻子秦惠䇹一同前往瑞典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迎接他们的瑞典官员却误将李政道当作得主的儿子,这一插曲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段佳话。李政道是历史上第二年轻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仅次于英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布拉格。

在获得诺贝尔奖后的15年,李政道首次回到中国,并逐渐利用自己在世界物理学界的影响力,多次往返中美之间,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他不仅促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建立,还设立了CUSPEA项目,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物理学人才。

李政道的逝世是中国科学界的一大损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李政道的逝世意味着“一个时代告一段落”。然而,他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所做的贡献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李政道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上海弄堂到诺贝尔奖,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书写了一段属于他的辉煌篇章。他的故事不仅激励着无数年轻的科学家,也为世人展示了科学研究的魅力和价值。

(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文雀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60wq.com/index.php/post/2248.html

分享给朋友:

“侠隐李政道:“何用浮名绊此身”” 的相关文章

太热啦!连树木也开始搬家了

太热啦!连树木也开始搬家了

全球变暖:树木开始“搬家”,鲨鱼被迫“磕药”据最新报道,由于全球持续变暖,巴西的许多对高温较为敏感的树种正在陆续迁移到海拔更高的地区生长。研究人员考察了96块巴西森林样地,研究了627种树种,并比较了2018/2019年和十年前2008/2009年这些树种的分布数据,发现其中27%的种群向上迁移,1...

入选世遗的中国沙漠:揭秘巴丹吉林沙漠“五大怪”

入选世遗的中国沙漠:揭秘巴丹吉林沙漠“五大怪”

我国新增三处世界遗产,巴丹吉林沙漠揭秘五大“怪现象”近日,从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传来喜讯,我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我国在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方面取得了新的重...

电动车投资太激进,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壮士断腕”

电动车投资太激进,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壮士断腕”

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破产潮揭示行业困境近日,德国咨询公司Falkensteg发布了一份令人震惊的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共有20家年营收超过1000万欧元的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申请破产,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激增超过60%。Falkensteg指出,这一破产潮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后的通胀、能源和材...

康定幸存者忆:刚跑上楼,泥石流就冲入了家中

康定幸存者忆:刚跑上楼,泥石流就冲入了家中

康定姑咱镇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12人遇难15人失联8月3日凌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姑咱镇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截至8月6日10时,已造成12人遇难、15人失联。这场灾难不仅摧毁了民房、厂区和商店,还让许多家庭陷入了悲痛之中。当天凌晨3点多,小华(化名)被雨声惊醒,随后感受到房屋剧烈摇晃,泥石流...

中网联推出百个优质直播间遴选 抖音成首个试点平台

中网联推出百个优质直播间遴选 抖音成首个试点平台

网络主播正规化再进一步:优质主播培育工程正式启动近日,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网联”)直播短视频专业委员会发起的“优质主播培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正式拉开序幕。这一举措标志着网络主播正规化进程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悉,该工程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指导,旨在引导平台企业和机构履行...

旅行的意义:坐公交环游世界的年轻人

旅行的意义:坐公交环游世界的年轻人

年轻人选择“慢旅游”,用公共交通探索世界近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用公共交通进行“慢旅游”,这种旅行方式不仅节省开支,还能更深入地体验当地文化。江夏、陈欣奕和原子就是其中的代表。江夏,一个00后青年,凭借对地理的热爱和对公交路线的研究,已经完成了多次“公交游”。2022年冬天,他从上海临港坐公交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