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烧钱,互联网留给大模型挥霍的“家底”不多了
大模型能否拯救互联网创新乏力?
近日,《202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报告》显示,AIGC类APP的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6170万,同比增长653%。这一数据反映出大模型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正逐步深入,各类新玩法层出不穷。然而,尽管大模型激发了新一轮的互联网创新,其面临的烧钱严重、用户留存率低以及数据短缺等问题仍不容忽视。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球科技大厂纷纷投入到大模型的研发中,生怕错过这一重要的时代转折。无论是游戏、电商还是社交平台,都在倾尽全力跟进大模型时代。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AI市场规模将超过6万亿美元,2017年至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
然而,大模型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尽管互联网巨头们在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但长远的投入与回收不成正比,严重消耗了资本的创新热情。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科创板块企业的研发投入高达167亿,但回报却并不理想。
在这种背景下,大模型的出现被视为互联网创新的新希望。淘宝、支付宝、抖音等国内流量规模前20的超级APP,基本都在发力内嵌式AI应用,智能助理、智能搜索、智能导购等新功能不断涌现。然而,大模型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数据短缺问题尤为突出,阻碍了大模型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尽管大模型带来了许多新功能,但用户的留存率并未达到预期,AIGC应用的效果也不如预期。
在全球互联网领域失去创新能力的背景下,大模型能否给予互联网新的生命力?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尽管大模型在推动互联网创新方面表现出色,但其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大模型才能真正成为互联网创新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