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再审:一只流浪猫与24万元赔偿
投喂流浪猫引发24万元赔偿案,法院再审改判

近日,上海市闵行区法院对一起因投喂流浪猫引发的赔偿案件进行了再审判决,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这起案件始于2023年4月20日晚,当时在一家羽毛球馆打球的吴某因踩到一只流浪猫而摔倒,导致右双踝骨折和右腓骨干骨折,经鉴定为十级伤残。
事件发生后,吴某将羽毛球馆和投喂者肖泽健告上法庭,一审判决认定肖泽健为猫的饲养人,需全额赔偿24万元,羽毛球馆所属公司承担补充责任。然而,一审判决生效一个多月后,法院罕见地宣布提起再审。
2024年7月24日,再审判决推翻了此前对饲养关系的认定,将涉案猫定位为流浪猫,并重新划分了赔偿责任。此次判决判定羽毛球馆所属公司承担80%的赔偿责任,而肖泽健则承担20%。
在这起案件中,法官指出:“投喂虽彰显爱心,但并不是简单而随意的施舍。投喂人应当在为动物献爱心的同时,兼顾到公共安全和他人权益,避免自己的行为超越合理限度,进而对公众和他人造成不当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案件两次登上微博热搜,舆论反应也出现了戏剧性的反转。一审判决公开后,网友普遍为投喂者感到不平;而再审判决下达后,为球馆喊冤的论调则大量出现。
这起案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投喂流浪动物行为的深思,也暴露了现行法律框架下,投喂流浪猫并承担侵权责任的边界问题。如何在保障公共安全和他人权益的同时,合理界定投喂者的责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法律和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