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及格率高,大学是否该“严进宽出”引发讨论
浙大城市学院教师因不及格率高公开道歉,背后原因引深思
近日,浙大城市学院人文学院教师蔡渊迪因其所负责的《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一)》和《中国古典文献学》三门课程的卷面不合格率均超过30%,被要求作出解释并提供整改方案。蔡渊迪在公开回应中表示:“第一句,这么多的卷面不合格,肯定是我教得不好,水平有限,实在抱歉。第二句,也就是顺此逻辑给出的整改方案就是:另请高明。”
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浙大城市学院人文学院院长缪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正在就此事与蔡渊迪进行沟通。人们普遍认为,蔡渊迪敢于承担责任、坚持原则且课堂教学受到学生认可,值得尊重。然而,这一事件背后反映出的学情及教学管理变化,更值得深入反思和追问。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曹东勃在澎湃新闻发表评论文章《马上评|学生不及格率高,能怪老师“太严”吗?》,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如何在当前学科与专业布局调整过程中,正视和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并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二是如何在“教育竞赛”向更高阶段升级后,通过更加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和提升综合素质。
曹东勃指出,今天的大学生与二十年前大不相同,他们的焦虑期从踏入大学校门甚至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保研、出国等需求使得漂亮的分数和绩点成为一种广泛的自觉,而这些在十几年前还不普遍。在这种需求侧的变化下,供给侧自然也会有所反应。当前,各高校的绩点改革方案总体上旨在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更加注重过程评价、多元评价和综合评价。然而,改革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问题,甚至可能引发新的“绩点通胀”。
曹东勃认为,这一事件并非孤立现象,而是新的学科专业布局调整背景下的一种常态,是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无论怎样改革,遵循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规律都是基本的出发点。
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思考。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教育的初衷,如何在改革中平衡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学生的成长需求,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蔡渊迪的公开道歉不仅是一个教师的责任感体现,更是对当前教育现状的一种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