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内容

打脸“AI灭绝伦”,研究反驳:大模型涌现能力不会威胁人类生存

admin1年前 (2024-08-19)社会147

AI大模型的涌现能力:威胁还是误解?

打脸“AI灭绝伦”,研究反驳:大模型涌现能力不会威胁人类生存

近日,一项由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和巴斯大学联合进行的研究表明,尽管大型语言模型(LLM)如GPT展示了超出预期的“涌现能力”,但这些能力并不会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这项研究为当前关于“AI灭绝伦”的激烈争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团队指出,AI大模型的涌现能力主要源于上下文学习和指令微调。在零样本(zero-shot)的情况下,这些模型的表现实际上非常有限。这意味着,AI大模型在面对不熟悉的任务时,主要是依赖于已有的数据和经验进行“即兴表演”,而非真正独立地学习或获得新技能。

该研究论文题为“Are Emergent Abilities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 just In-Context Learning?”,已在国际计算语言学年会(ACL)上发表。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团队验证了AI大模型在不同上下文条件下的表现,发现它们在零样本情况下无法展现所谓的“涌现能力”,从而证明了这些模型的实际能力和局限性。

这项研究有助于缓解公众对AI大模型可能威胁人类生存的担忧,并为未来的模型优化指明了新的方向。研究团队强调,AI技术的发展正朝着安全可控的方向前进,过度的担忧可能会损害开源和创新,不利于人工智能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这项研究表明,AI大模型的涌现能力并非神秘莫测,也不应被视为对人类生存的威胁。相反,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模型的能力和局限性,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AI技术,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安全应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文雀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60wq.com/index.php/post/2623.html

分享给朋友:

“打脸“AI灭绝伦”,研究反驳:大模型涌现能力不会威胁人类生存” 的相关文章

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灾害已排查出遇难8人、失联19人

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灾害已排查出遇难8人、失联19人

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灾害致多人遇难和失联8月3日凌晨,G4218雅叶高速(雅安康定段,康定境内)K120+200m处路段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两处隧道间连接桥梁垮塌、道路双向中断。截至4日14时30分,此次灾害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失踪。据悉,共有4辆车上的11人坠入桥下,其中1人成功获救并已送医救治...

杠杆炒股二三事

杠杆炒股二三事

杠杆炒股:风险与成瘾的双重考验近日,三位股民在杠杆炒股上的经历引发了广泛关注。老股民A在杠杆牛市中因不愿还融资而遭遇强平,反映出杠杆炒股的巨大风险。不同投资者对杠杆的认知和使用态度,揭示了杠杆炒股的成瘾性。投资老手B和C的故事则表明,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也应谨慎使用杠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201...

TikTok电商英国单场直播206万美金,欧美直播电商正在加速爆发

TikTok电商英国单场直播206万美金,欧美直播电商正在加速爆发

TikTok Shop英国站再创直播佳绩,美妆品牌P.Louise单场直播销售额突破200万美元近日,TikTok Shop英国站再次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直播佳绩,为迅速升温的欧美直播电商市场再添一把火。7月31日,英国流行美妆品牌P.Louise在一场长达12小时的直播带货活动中,成功达成200万美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悼念李政道:他为中国高能物理,押上自己全部声誉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悼念李政道:他为中国高能物理,押上自己全部声誉

李政道先生逝世,中国高能物理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推动者2023年8月4日凌晨,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7周岁。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切哀悼。李政道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学上的贡献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1...

李政道为故乡上海留下一片“星空”

李政道为故乡上海留下一片“星空”

华人科学巨擘李政道逝世,他曾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近日,华人科学巨擘李政道逝世的消息传来,社会各界纷纷缅怀和追思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李政道与杨振宁共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宇称不守恒,为物理学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李政道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对中国科学发展和人...

旅行的意义:坐公交环游世界的年轻人

旅行的意义:坐公交环游世界的年轻人

年轻人选择“慢旅游”,用公共交通探索世界近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用公共交通进行“慢旅游”,这种旅行方式不仅节省开支,还能更深入地体验当地文化。江夏、陈欣奕和原子就是其中的代表。江夏,一个00后青年,凭借对地理的热爱和对公交路线的研究,已经完成了多次“公交游”。2022年冬天,他从上海临港坐公交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