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内容

爱吃水果爱唱歌,它是冰川时代的昔日遗民,如今却只剩下几十只....

admin8个月前 (08-19)社会66

贵州遵义发现罕见冰河世纪化石:苏门犀重现历史舞台

爱吃水果爱唱歌,它是冰川时代的昔日遗民,如今却只剩下几十只....

近日,贵州省遵义市传来一则惊人的考古发现:一具来自更新世的冰河世纪化石在当地被发掘出来。这具化石的头骨部分长达60厘米,并保留有明显的牙齿痕迹。经专家鉴定,这具化石属于苏门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一种现今仅存于印度尼西亚婆罗洲岛和苏门答腊岛的珍稀动物。

苏门犀,作为国家博物馆里的珍贵青铜文物,不仅是屈原诗歌和墨子记忆中的动物,更是在冰河世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生物。然而,在新的世纪里,它们的数量已减少至仅剩数十只。这一发现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关于苏门犀的历史信息,也引发了对其生存现状的关注。

苏门犀属于奇蹄目的角形类真犀科,与冰河世纪的披毛犀和史蒂芬犀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披毛犀和史蒂芬犀在冰河世纪时分别分布在北方和温暖的区域,而苏门犀则栖息在中国南方的森林水乡中,与东方剑齿象、巴氏大熊猫、步氏巨猿等动物共同生活。那时的中国南方还存在着万县虎,这种已灭绝的老虎亚种对年幼的苏门犀构成了威胁,但苏门犀厚厚的皮肤为其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此次发现的苏门犀化石,不仅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冰河世纪生态系统的重要资料,也提醒人们关注当前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正在逐渐缩小,保护濒危物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对这具苏门犀化石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揭示更多关于其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的信息。同时,相关部门也将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确保这些珍贵的生命得以延续。

这次考古发现无疑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冰河世纪的大门,让人们得以窥见那个遥远时代的生物多样性。希望通过科学研究和保护行动,能够让苏门犀以及其他濒危物种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文雀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60wq.com/index.php/post/2645.html

分享给朋友:

“爱吃水果爱唱歌,它是冰川时代的昔日遗民,如今却只剩下几十只....” 的相关文章

卷,还是不卷?这是个问题

卷,还是不卷?这是个问题

如何破解“内卷式”恶性竞争?近日,关于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的讨论引起了广泛关注。政府明确表示,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并强调通过强化行业自律来解决这一问题。据悉,三中全会提出,要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以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这表明,政府对这种现象持鲜明的反对态度,尤其强...

康定幸存者忆:刚跑上楼,泥石流就冲入了家中

康定幸存者忆:刚跑上楼,泥石流就冲入了家中

康定姑咱镇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12人遇难15人失联8月3日凌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姑咱镇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截至8月6日10时,已造成12人遇难、15人失联。这场灾难不仅摧毁了民房、厂区和商店,还让许多家庭陷入了悲痛之中。当天凌晨3点多,小华(化名)被雨声惊醒,随后感受到房屋剧烈摇晃,泥石流...

为什么县中一定要有清北生

为什么县中一定要有清北生

全民教育焦虑的根源:高考制度与教育改革挑战近年来,中国全社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教育焦虑风暴。从孕期就开始规划孩子的教育路径,幼儿园时期便开始筛选“优秀”的孩子,家长们无不为孩子的未来操碎了心。然而,这场焦虑风暴的源头究竟在哪里?网民观点聚焦:高考制度的深层影响网络舆论场上,多数声音将矛头指向了...

驻演小剧场走出亚洲大厦后:上海离“亚洲演艺之都”还有多远?

驻演小剧场走出亚洲大厦后:上海离“亚洲演艺之都”还有多远?

上海亚洲大厦:小剧场驻演的新纪元近日,上海亚洲大厦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年轻观众的聚集地。每晚六点后,大批观众在九江路和汉口路上聚集,等待演出开场。演出结束后,大厦门口人头攒动,闪光灯、快门声、尖叫声此起彼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上海的演出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尤其是小剧场的兴起。李然,一位热爱戏剧的...

第22金!全红婵成为中国奥运最年轻三金王

第22金!全红婵成为中国奥运最年轻三金王

全红婵巴黎奥运会女子10米台成功卫冕,打破纪录成最年轻三金王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于8月6日落下帷幕,中国选手全红婵以出色的表现夺得金牌,队友陈芋汐获得银牌。这枚金牌不仅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的第22枚金牌,也是中国跳水队在本届奥运会的第五金,实现了该项目的奥运五连冠。比赛一开始,两位中国...

李政道为故乡上海留下一片“星空”

李政道为故乡上海留下一片“星空”

华人科学巨擘李政道逝世,他曾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近日,华人科学巨擘李政道逝世的消息传来,社会各界纷纷缅怀和追思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李政道与杨振宁共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宇称不守恒,为物理学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李政道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对中国科学发展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