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理想化”,是因为无法“拥有理想”
过度“理想化”:无法“拥有理想”的根源
近日,心理学界对“理想化”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理想化,通常指对人对事过高的、美化的、不切实际的心理预期。这种现象在青少年和涉世不深的人群中尤为常见,但随着社会经验的增加,往往会有所改善。
然而,心理学家指出,存在一种更为严重的理想化情况,即原始的心理防御机制。这种理想化不仅存在于对自我的期望中,也体现在对他人的期望上。对自我的理想化,表现为一种本应如此的心理默认,而非实际的期盼。只有在遭遇现实挑战时,这种理想化才会暴露出来,导致自尊心受挫。
例如,被拒绝敏感、对批评的过分恐惧、无法认输或承受失败、难以表达需求等,都是理想化自我被打碎后的表现。这是因为,在潜意识中,个体有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认为自己应该随时随地受到欢迎,不应让人失望,应该是持续优异的,甚至是独立且永不犯错的。
这种不切实际的自我标准,往往会遭受现实的挑战,从而给个体带来自尊上的摧毁。当理想化自我被打碎时,如搞砸事情、不被欢迎、被人质疑或不满,甚至只是意见不同,都会使个体感到自尊心受损。
相比之下,对他人的理想化则源于无理的预期,这同样会导致关系紧张。例如,期望伴侣完美无缺,朋友始终支持自己,同事总是友好合作,这些都是理想化他人。当这些预期未能实现时,个体会感到失望、愤怒,甚至产生人际关系的冲突。
心理学家强调,顺利转化的理想化可以成为有希望感的长期目标。这意味着,通过适当的心理调适和社会经验积累,个体可以将不切实际的期望转化为可实现的目标,从而减少情绪和人际困扰。
总之,过度的理想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但它可以通过自我认知和心理调适得到有效管理。理解理想化的本质,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应对现实挑战,提升自尊心和人际关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