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石七堂课,从阅读中走进前沿科学领域
上海书展:“哲人石七堂课”再度开讲,科学与人文的碰撞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哲人石七堂课”在上海书展期间再度开讲,这是该系列活动的第二年。作为国内连续出版时间最长、出版规模最大、选题范围最广的科普丛书,“哲人石丛书”致力于与读者分享丰富多样、具启发性与审美性的科学文化读物,共同走近前沿科学领域、当代科学思潮,感受科学与人文的碰撞和交融。
8月16日,第一堂课“从美酒美食到救命神药——酵母如何影响人类文明”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余垚分享了《酵母演义》一书,讲述了酵母由古至今与人类的互动。酵母不仅用于酿酒、发面,还应用于生产甘油等工业品、制造疫苗和药物等领域,展示了酵母对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
第二堂课“‘玉’见美——《中国玉美学》分享会”于8月17日在杨浦区图书馆举行。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周征宇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样,展现了玉石的物质属性与特质,以及中国人对玉的喜爱和玉文化的深厚内涵。讲座从玉石的视觉之美、科学之美、文化之美,给读者带来一场中式美学的熏陶。
8月18日,第三堂课“从炼金术到西游记——解锁《化学的文化密码》”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上海理工大学教授缪煜清从《西游记》切入,畅谈与化学紧密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以及古希腊、古印度文明中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对世界认知的共通之处。
8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许一带来了第四堂课“海洋瑰宝”。她分享的《迷人的珊瑚礁》一书,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百余位一线科学家倾力写就,以数百幅精美的图片全景式呈现珊瑚礁这一关乎地球生态的“生命摇篮”。许一介绍了珊瑚礁的形成机制、分类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并呼吁大众关注珊瑚礁的保护问题。
据悉,“哲人石七堂课”余下的三讲将在书展后陆续举行。这些讲座不仅丰富了公众的科学文化生活,也促进了科学与人文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