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下,洱海边:追忆华中大学的似水年华
华中大学校长韦卓民:战争中的教育史诗
1938年,战火纷飞的年代,华中大学校长韦卓民接到了一封改变命运的电报。电报中明确指出,由于日军的逼近,华中大学所在的武汉已岌岌可危,学校必须立即搬迁。韦卓民,这位正在美国耶鲁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的校长,立刻结束了在国外的讲学活动,匆匆启程回国。
回到中国的韦卓民发现,他的学生和同仁们已经从武汉迁移到了桂林。在这座曾经三教合一的大慈寺,孔子的牌位被安置在偏殿,而大成殿则让位给了菩萨。然而,对于那些经历了漫长内迁旅程的学子们来说,这里不仅是他们的新家园,更是他们继续追求知识和梦想的地方。
在大慈寺的幽深庭院中,学子们在孔子和其它神祇的注视下漫步,耳边隐约传来他们听不懂的白族民歌,天空中奔走着状若棉花的云朵。一种和从前迥然不同的生活,即将在这片异乡的土地上开始。对于他们来说,生活不在别处,生活就在这里。
韦卓民的到来,无疑为这些学子们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信心。他不仅是一位校长,更是一位在战争中坚定教育信念的斗士。在他的领导下,华中大学在艰难困苦中坚持办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战争中的中国教育是一部史诗,将为中国人民子子孙孙永志不忘。”韦卓民的这句话,成为了那个时代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声。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他们始终坚信,教育是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的曙光。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禁为那些在战争中坚守教育岗位的先辈们感到无比的敬仰和自豪。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更为我们树立了坚定的信念和榜样。
华中大学的故事,是一段关于勇气、坚持和希望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教育的力量都是无穷的。正是这种力量,支撑着我们在困境中前行,寻找光明的未来。
韦卓民,这位在战争中书写教育史诗的校长,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他的精神,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