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黯然关停的百年机构,和一群学者的无声消亡
杜克大学植物标本馆面临关闭,数十年历史何去何从?
近日,杜克大学植物标本馆传出即将关闭的消息,引发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悉,该标本馆将在两到三年内腾出位置,结束其长达一个世纪的历史。
凯瑟琳·普莱尔(Kathleen Pryer),杜克大学生物教授兼标本馆馆长,对此感到无比痛心。她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这里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无法接受它就这样消失。”
杜克大学植物标本馆成立于1921年,当时名为“三一学院”。植物学家雨果·布隆奎斯特(Hugo L.Blomquist)用鞋盒运来了第一批标本,开启了馆藏的先河。经过百年的发展,标本馆现拥有超过82.5万份植物标本,规模在全美私立大学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哈佛大学。馆内不仅收藏了丰富的花卉、树木等维管植物,还拥有全美首屈一指的苔藓、藻类、地衣和真菌标本。
然而,尽管标本馆在学术研究和教育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却面临着被关闭的命运。普莱尔表示:“我们已经收到了自然科学学院院长苏珊·阿尔伯茨(Susan Alberts)的邮件,通知我们标本馆将会关停。”
标本馆的关闭并非突如其来。多年来,标本馆一直面临着空间不足的问题。由于藏品数量不断增加,现有的存放空间已无法满足需求。新增的标本只能被放置在房间外的走廊里,情况日益严峻。
对于标本馆的未来,普莱尔充满了担忧。她说道:“这些标本是我们多年的心血,我不希望它们被随意处置。我们正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希望能为这些珍贵的标本找到一个合适的归宿。”
杜克大学植物标本馆的命运牵动着许多学者和植物爱好者的心。人们纷纷呼吁校方重新考虑这一决定,并寻找可行的方案以延续标本馆的重要使命。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杜克大学植物标本馆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我们将持续关注这一事件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