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该不该存在?
职业打假人“铁头”因涉嫌敲诈勒索被立案侦查
近日,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网红“铁头”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依法立案侦查。据警方透露,董某(网名“铁头”)等人合谋,以曝光黑料相威胁,向某主播索要财物,目前几人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铁头”是近年来较为知名的职业打假人,曾因打假“鬼秤”和“违规教培”等行为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然而,此次事件让人们对职业打假这一现象有了新的认识。
职业打假人通常以揭露市场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为己任,但其行为的正当性一直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职业打假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反对者则认为,这种行为有时会演变为敲诈勒索,损害商家利益。
职业打假现象的产生根源在于市场领域仍存在较多违法违规行为。例如,超市商品过期、生产厂家标签不符合法律要求、餐饮门店未按法律要求设置功能分区等。此外,法律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处罚力度也越来越重,尤其是在食品领域。这些都为职业打假提供了空间。
然而,随着职业打假的发展,其性质逐渐变味。一些人认为,职业打假人主要目的是索赔,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打假。他们利用法律条款,如《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第2款,要求经营者支付高额赔偿。
此次“铁头”事件引发了社会对职业打假现象的深思。如何在维护市场秩序和避免敲诈勒索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