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胖子、黑胖子、白胖子……肥胖还有颜色之分?
肥胖新分类:中国学者提出“四色肥胖”理论
近日,中国学者提出了一套全新的肥胖分类方法,通过对肥胖患者的临床观察,结合患者症状、体征、皮肤表征及代谢状态,提出了“白、黄、红、黑”四色肥胖分类。这一创新性的分类方法不仅为肥胖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肥胖症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白胖子”指的是代谢正常型肥胖,这类患者的皮肤白润、光滑、弹性好,尽管体脂含量较高,但分布基本正常,无明显代谢异常和炎症状态,激素水平基本正常。
“黄胖子”则指低代谢性肥胖,这类患者的皮肤萎黄无弹性、无光泽,多以腹型肥胖为主,内脏脂肪含量较高,代谢率及激素水平多有降低。
“红胖子”被称为高代谢性肥胖,这类患者多为红胖血瘀之人,血供丰富、皮肤菲薄,体表可见紫纹及毛细血管增生等,脂肪分布以内脏脂肪为主,具有较高的代谢率,激素水平也偏高。
最后,“黑胖子”是指炎症代谢性肥胖,这类患者的皮肤色素沉着、黑棘皮病多见,有高胰岛素血症,代谢率高,多伴高尿酸等炎症状态。细心观察可以发现,不少“胖友”脖子上有一圈洗不干净的“污垢”,这就是传说中的“黑棘皮病”,代表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
无论哪种颜色的“胖友”,都是不健康的。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50多万人样本研究显示,肥胖者即使进行规律体育锻炼,也无法抵消肥胖带来的害处。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均高于体重正常的同龄人。与正常体重但不运动的人相比,运动的肥胖者患高胆固醇风险大约是前者的2倍、糖尿病风险是前者4倍,高血压风险是前者5倍。因此,减重对于“胖友”来说非常重要。
这一新的肥胖分类方法不仅为肥胖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肥胖症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关注这一领域,为肥胖症的防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