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点门面、大搞装修,紧日子岂能如此过?
过紧日子,面子工程该刹车了
近日,有报道指出,一些单位在经济形势紧张的情况下,仍然热衷于装点门面、大搞装修。例如,某大学新建了一座用处不大的大门,花费数百万元;中部某县级市市委党校及乡村干部教育基地的室内装饰装修预算超过2600万元;南京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装修改造预算高达800余万元。
这些行为显然不符合中央提出的“要习惯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等要求,也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时代风尚相违背。过紧日子就要有过紧日子的样子,不合理、不合规的支出要控制,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要改变。
对于学校来说,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是“里子”,大门的雄伟、精美与否只是“面子”;对于基层来说,花重金打造行政办公区,只能说是“刀面”好看,而将资金用于维护民众切身利益、解决重大民生问题,让民众有幸福感和获得感,才是真正用在了刀刃上。
过紧日子不是不花钱、不搞建设,而是要会花钱,让民生含量多一些,面子含量少一些。例如,及时修复民众反映强烈的道路损坏,满足孩子们盼望的足球场,完善老年人需要的适老化设施。这些事项背后的民众期待和社会意义,可能都大于气派的大门、富丽的办公室。
报道提到,一些在任上修建办公楼、扩充办公设施的地方领导,虽然因违纪等问题被问责,但由于改善了办公环境、提高了干部待遇,仍被视为“好干部”。这或许解释了一些面子工程为何能顺利上马。关键是要破除评价体系在内部“轮转”的窠臼,优化干部考核机制,深入调研干部真正为民众做了什么实事,关注民众的真实口碑。
“过紧日子”的理念必须贯穿于财政工作全过程,强化预算约束和监督。一些预算不菲的装修改造工程,应提前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充分吸收民间意见和建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违背新发展理念、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较大损失的,将受到相应的处分。
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仅是工作作风问题,更是明确的违纪行为。整治蔓延至装修改造领域的“形象工程”,势在必行。过紧日子不是一句空话,必须付诸行动,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