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这种手套摸一下,肉眼就能判断亚硝酸盐是否超标?
新型荧光可视化技术助力亚硝酸盐快速检测

背景介绍
亚硝酸盐作为一种常见的含氮无机化合物,在自然界的氮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被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以延长保质期,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中毒甚至致癌。此外,亚硝酸盐还在生物体内发挥着调节血管功能和增强免疫抗菌能力的作用。因此,对其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食品安全,还涉及生命科学的重要机制。
研究团队与成果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的蒋长龙、杨亮研究团队近期开发出一种新的荧光可视化快速检测技术。这项技术能够高效地检测亚硝酸盐,并实现了实时同步可视化。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危害物材料》期刊上。
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亚硝酸盐检测方法包括电化学、比色法、紫外可见吸收法、化学发光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光光度法和色谱法等。然而,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检测程序复杂、设备成本高昂、视觉半定量能力不足以及耗时较长等问题,限制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普及。
新技术的优势
新研发的荧光可视化检测技术具备简单、快速、高灵敏度和易于可视化的特点,成为环境有害物分析的理想选择。例如,结合传感器件的手套可以在触摸食物后立即通过肉眼判断其中的亚硝酸盐是否超标,极大提升了检测效率和便捷性。
应用前景
这种新型荧光可视化技术不仅适用于食品行业的安全检测,还可推广至其他领域的有害物质监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这一创新技术,研究人员有望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公众健康。